工伤事故在职业生活中时有发生,受伤的员工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面临经济上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工伤后单位是否还应该赔偿的问题。
一、出工伤后单位还赔偿吗?现在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出工伤后,单位有以下赔偿义务:
1. 医疗费用:包括工伤治疗、康复和必要的交通费用。
2. 待遇:包括停工留薪期工资和伤残津贴。
3. 伤残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支付。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支付,金额根据伤残等级确定。
5. 供养亲属抚恤金:抚养残疾、不能独立生活的近亲属。
二、出工伤后单位赔偿的范围不包括哪些?
单位赔偿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内容:
1. 故意或违章操作造成的工伤:例如饮酒或吸毒后工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2. 因员工自身疾病导致的工伤:例如员工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在工作中突发疾病造成工伤。
3. 与工作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的工伤:例如员工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伤。
三、出工伤后单位拒赔怎么办?
如果单位拒赔,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单位协商:与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工会沟通,协商赔偿事宜。
2. 向工伤保险管理部门申报:向当地工伤保险管理部门申报工伤,并申请工伤认定。
3. 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履行赔偿义务。
4. 提起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