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伤害导致的伤害。工伤后劳动者被单位劝退的情况时有发生,那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应该如何获得应有的赔偿呢?
一、工伤后被劝退怎么赔偿
工伤后被劝退,劳动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获得赔偿:
1. 申请工伤认定: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工作证明等)。
2. 接受治疗和康复:劳动者应配合用人单位安排的治疗和康复,并及时提交相关费用单据。
3. 伤残鉴定:伤情稳定后,劳动者应参与伤残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
4. 协商赔偿: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方案,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护理费等。
5. 申请劳动仲裁: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二、工伤后被劝退的赔偿项目
工伤后被劝退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 一次性工伤补助金:伤残等级为10级以上(含10级)的,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倍至60倍发放。
2. 医疗费:工伤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支付。
3. 护理费:伤残等级为1-4级的,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5%至30%发放。
4. 一次性就业帮助金:伤残等级为10级以上(含10级)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个月至6个月。
三、工伤后被劝退的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工伤后被劝退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的前提,一定要在工伤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认定。
2. 保留相关证据:收集工伤事故证明、医疗记录、工资单等相关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及时进行伤残鉴定:伤情稳定后,应及时参与伤残鉴定,以免因鉴定不及时而影响赔偿。
4. 积极协商赔偿: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方案,如果协商不成,再考虑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