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胜诉后的执行阶段,遭遇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情形,可谓是令人头疼不已。但法律赋予受害方权利救济途径,我们可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一、法院判处赔偿金不给怎么办
1. 申请强制执行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直接有效途径。法院会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强制执行人履行判决。
2. 追加违约金和利息
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构成违约行为。受害方可据此向法院申请追加违约金和利息,增加对方违法成本。
3. 举报失信行为
将对方的失信行为举报至有关部门,如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影响其信用记录。
4. 实施终本处罚
法院可对拒不履行判决的当事人,实施拘留、罚款等终本处罚,最大限度保障胜诉方权益。
二、法院判处赔偿金不给——拒不履行判决
针对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更严厉。
1. 刑事追责
拒不履行判决,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2. 限制高消费
法院可对拒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消费奢侈品等。
三、法院判处赔偿金不给——无履行能力
若对方当事人确实无履行能力,受害方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追索担保人
若判决附有担保,受害方可向担保人追偿赔偿金。
2. 申请法院破产清算
若对方当事人资不抵债,受害方可向法院申请其破产清算,清偿债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