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不幸死亡,家属可以获得哪些赔偿?让我们深入了解工伤死亡赔偿的相关规定和计算方法。
一、工伤后又死亡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后因工伤死亡的,应当给予以下赔偿:
1. 丧葬补助金:相当于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个月。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以下标准发放:
配偶:供养亲属抚恤金 = 供养系数 × 工资收入 × 抚养期限
子女:供养亲属抚恤金 = 供养系数 × 工资收入 × 抚养期限 / 2
父母:供养亲属抚恤金 = 供养系数 × 工资收入 × 抚养期限 / 3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相当于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
4. 其他费用:包括医疗费、交通费、安葬费等。
二、工伤死亡赔偿计算原则
工伤死亡赔偿的计算原则如下:
1. 工资收入:指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实际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
2. 供养系数:按家庭人口和经济收入计算,一般为0.5-1。
3. 抚养期限:供养亲属可领取抚恤金的年限。配偶为20年,子女至18周岁,父母至60周岁。
三、工伤死亡赔偿的特殊情况
如果工伤职工在死亡前已经伤残,且伤残等级达到一定程度,其家属可额外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上就是工伤后又死亡的赔偿相关规定。工伤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工伤死亡赔偿的计算和发放,体现了国家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关怀和保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在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