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未获赔偿是否能重返工作岗位,取决于具体情况:
一、工伤未构成伤残,诊断为轻伤
如果工伤经诊断为轻伤,且伤情已恢复,则可以正常上班。工伤职工已失去劳动能力丧失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相关福利待遇。
二、工伤构成伤残,但未经劳动能力鉴定
若工伤致残,但还未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则不能上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后,必须经过劳动能力鉴定,才能确定伤残等级和享受相应待遇。在此之前,不能重返工作岗位。
三、工伤构成伤残,且经过劳动能力鉴定
如果工伤导致伤残等级为九级以上,则不能上班。根据规定,此类伤残职工已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胜任原岗位工作,需要享受相关伤残待遇。
四、工伤构成伤残,且经劳动能力鉴定后复工
经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复工。但复工后,如果伤情复发或劳动能力下降,可申请重新劳动能力鉴定,以享受更合理的待遇。
五、工伤构成伤残,且未获得赔偿
工伤职工因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金导致未获赔偿,应及时收集证据,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特别情况
特殊情况下,即使工伤未获赔偿,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工伤职工也可以恢复工作。例如,工伤职工因家庭困难等特殊情况,急需经济来源,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其先复工,再继续追索赔偿。
工伤未获赔偿是否能上班,需要综合考虑工伤程度、劳动能力鉴定情况、复工后劳动能力变化等因素。如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