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工作过程中或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侵害,以致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一种现象。当劳动者遭遇工伤事故时,可能会面临被辞退的风险。那么,工伤后被辞职可以获得赔偿吗?
一、工伤期间劳动者享有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休息医疗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表明,在工伤期间,劳动者享有不受解雇的保护。
二、特殊情况下可解除劳动合同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在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工伤失去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2. 劳动者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且经过医疗治疗或康复训练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和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工伤被辞可获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在工伤期间无故解雇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赔偿内容包括:
1.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劳动者月工资×工作年限。
2. 工伤待遇:劳动者享有的工伤待遇,如伤残津贴、医疗费、康复费等,用人单位仍应承担。
四、维权途径
如果劳动者遭遇工伤后被无故辞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通过协商与用人单位达成和解。
2. 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由仲裁机构裁决。
3. 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您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