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如果没有被评定为伤残等级,是否能够获得赔偿,这是很多工伤受害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那么,工伤单位没有评残赔偿吗?工伤如果没有评上残怎么办?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伤单位是否必须评残赔偿
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是否必须对受害人进行伤残等级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工伤认定结论已经明确工伤程度
如果工伤认定结论中已经明确了受害人的工伤程度,例如认定为轻伤或二级伤残,那么用人单位无需再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应当直接按照认定的工伤程度给予相应赔偿。
工伤认定结论没有明确工伤程度
如果工伤认定结论没有明确受害人的工伤程度,那么用人单位需要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受害人进行伤残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出来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评定的伤残等级给予相应赔偿。
二、工伤未评残如何获得赔偿
如果工伤受害人确实存在工伤伤情,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被评定为伤残等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获得赔偿:
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受害人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人社局组织专家进行工伤认定。如果认定为工伤,人社局将出具工伤认定书,受害人可以以此为依据向用人单位索赔。
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权
如果受害人认为用人单位没有履行工伤认定和赔偿义务,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受害人可以主张获得包括工伤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在内的赔偿。
申请工伤鉴定或司法鉴定
对于未被评定伤残等级的工伤受害人,可以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工伤鉴定,或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鉴定结果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受害人存在工伤伤情,并以此为依据向用人单位索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